欢迎光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汉川市委员会门户网站! 加入到电脑桌面
今天是:
当前位置: 首页 » 咨政建言 » 建言献策 »

关于汉川市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调查与建议

发表日期:2010-12-6   来源:本站   被阅读[]次

根据市委书记叶贤林同志的指示,市政协与市经济商务局的同志组成生物、医药联合课题组于20097月底开始,用一个多月的时间,分别深入到10个乡镇场、5个市直部门和20家企业,采取座谈、问卷、实地踏看等方式进行了专题调查研究。通过调研,课题组对我市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现状及思路形成了一些初步共识。

一、我市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基本情况和主要特点

(一)基本情况

全市共有生物、医药生产企业20家(生物企业8家,医药企业12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15家(生物企业7家,医药企业8家),在建企业4家、待停产企业1家。企业生产产品种类达196种,主要有大、小容量注射剂、川贝雪梨膏、复方紫参颗粒、花生四烯酸、二十二碳六烯酸、红花油、药用盖、丁基胶塞、生物柴油、生物饮料等131种主导产品。2008年,全市生物、医药生产企业共有资产总额73831万元,职工2399人(其中科研技术人员452人),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60000万元、工业增加值18789万元、实现销售收入52531万元、利税7140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46.3%25.6%41.5%21.7%,全行业销售收入、利税总额分别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4.48%7.5%.

(二)主要特点

1、产业规模不断扩大,逐步形成了具有一定特色的产业群。在1993年以前,我市仅有医药企业7家,均属国有或集体企业,总产值也只有4300万元。1993年以后,我市通过“三个一批”的办法,使生物、医药产业规模不断扩大,现已成为全市经济增长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发展正迈入快车道。一是企业改制盘活了一批。1994年至2008年期间,全市有4家医药企业先后实行了改制,经过改制,使企业管理机制变得灵活,焕发出了勃勃生机。湖北银华药用包装材料有限公司于1994年由原村办企业改制为民营企业后,生产规模逐年壮大,企业效益明显提高,公司现有总资产6069万元,职工300多人,主要生产抗生素玻璃瓶盖、玻璃输液瓶盖、口服液盖三大系列产品,年产各类药用瓶盖22亿只,产品畅销全国20多个省市及欧、亚、非地区,是国内同行业中规模最大、设备最先进、管理最规范的企业之一,2008年,公司完成产值8500万元、实现销售收入7600万元,上缴税收472万元。二是内并外联做强了一批。自1993年以来,全市有3家医药企业,分别采取市内大企业兼并收购与市外知名企业挂靠联合等方式,培植和壮大了医药企业。武汉福星生物医药有限公司是在收购原湖北汉川制药厂的基础上于20019月组建的集产品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的现代化高新技术制药企业,发展到2008年,该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1.2亿元,实现销售收入1.02亿元,创利税1300万元。湖北省中洲制药厂于200011月与武汉华山人福药业有限责任公司合资,共同组建了湖北华光制药有限责任公司,公司现有资产总额3822万元,拥有胶剂、颗粒剂、口服液、煎膏剂、露剂等五条生产线。2008年,公司完成销售收入3200万元,上缴国家税收150多万元。三是市内成长与招商引进新发展了一批。从1998年开始,我市大力倡导全民创业精神和大力实施招商引资战略,从而加快了生物、医药产业规模扩张的步伐。截止2008年,累计招引企业10家(其中在建企业4家)、市内成长3家,且多数是生物企业(2004年,我市引进香港惠记集团来汉川与华中农业大学合作组建了湖北绿天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当年投资4000万元的第一期工程于20055月正式投产见效,公司建有微生物发酵、饮料添加剂、微量元素叶面肥等8个车间,安装各类设备260台套。2008年,公司实现销售收入2091万元、利税245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20%13%

2、产业发展主体活跃,培育了一批重点企业和有竞争力的产品。生物、医药企业在竞争中迅速壮大,形成了一批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骨干企业和主导产品。拥有湖北华光制药有限责任公司、武汉福星生物药业有限公司、湖北银华药用包装材料有限公司等8家骨干企业,年销售收入过亿元1家,过5000万元2家、过1000万元10家。红花油、冻疮消酊、川贝雪梨膏、花生四烯酸等主导产品畅销国内外市场。

3、产品研发能力不断增强,技术支撑体系逐步完善。全市拥有生物、医药企业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共同研究开发机构11家,各类技术研究人才381人,初步形成了“研、产、销”一条龙的格局。湖北福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主要从事营养食品、生物制品的生产与经营,具有自主研发、开发能力。公司以高科技为宗旨,瞄准二十一世纪的生物工程,先后与华中科技大学、湖北化工学院、湖北省油料研究所、武汉大学、湖北省医药工业研究院等多所院校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开发协议,成功研究开发了花生四烯酸、二十二碳六烯酸,辅酶Q10等高新技术产品,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

4、企业生产状况良好,基本形成了门类品种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我市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到今天,虽然企业家数不多,但是企业所形成的门类品种比较齐全,且生产态势发展良好。从门类上看:有生物类、医药类、药包类。从品种上看:生物方面有生物科技产品、生物农业产品、生物能源产品、生物环保产品;医药方面有化学合成药制品(内服外用均有)、现代中药制品;药包方面有药玻用瓶、瓶塞、铝包材料、塑包材料。从剂型上看:有大、小容量注射剂、片剂、颗粒剂、口服液剂等等。作为县市这一级,能形成这么齐全的门类品种,在孝感市内是没有的,乃至全省、全国也是不多见的。

5、企业质量管理体系逐步规范。全市共有5家医药企业通过了GMP认证,3家企业获得了ISO9001:2000标准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证书,1家企业分别通过了HALAL食品认证、HACCP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ISO14001:2004质量环境体系认证。武汉福星生物药业有限公司先后于20027月、20048月、20067月通过了各种生产剂型的GMP认证,并取得了《药品GMP认证证书》,20075月、20098月又分别通过了大小容量注身剂5GMP再认证,200312月获ISO90012000标准质量认证证书,20047月获湖北省“守合同、重信用”称号。湖北银华药用包装材料有限公司200110月取得国家《药包材和容器注册证》,并于20071月再次通过注册审查,20031月通过GB/TI9001:2000ISO9001:2000国际质量管理体系认证,20052007分别被评为“省高新技术企业”。

二、我市生物、医药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企业总体规模小、布局分散,缺少具有带动作用的龙头企业。全市生物、医药企业还处在一个成长阶段,规模偏小,年产值和利润不高,在20家生物、医药生产企业中,销售收入过亿元的企业只1家,且分别分布在市经济开发区、分水、沉湖、中洲等10个乡镇场,难已形成产业聚集效能。

2、科研成果产业化程度不高,企业研发投入乏力。一是科研投入偏低。全市生物、医药生产企业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的2%左右,大大低于国际睡物、医药企业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15%-25%的水平,导致企业创新能力不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不多。二是科研院所与企业沟通渠道不畅,科研与产业化脱节,科研单位与生物、医药企业不能形成优势互补,导致不少企业生产仿制、冒牌产品,特色产品少,普药产品多,产品市场占有率不高。三是风险投资机制不健全。部分企业出于风险和即期利益的考虑,对处于研制阶段的药品不愿作前期投入,使相当部分有资金的企业缺乏项目,而有项目的企业又缺乏资金搞科研开发。

3、产业链短,产业结构发育不全。一个体系完整、大而强的生物、医药产业应是产、学、研相结合,科、工、贸一体化,集生产、加工、仓储、配送和销售与一体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但我市现有生物、医药产业,还没有构筑起一个完整的产业发展链,基本上只是一个生物、医药产品的生产和加工的产业。企业生产原料和配套产品多数从省外采购,加大了企业生产成本。湖北华光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川贝雪梨膏,使用的原材料是黄花梨,每年需要120万公斤,虽然中洲农场近年来调整了栽种黄花梨树的面积,但仍然满足不了企业生产的需求,每年只能供给60万斤,一半以上黄花梨却要从省外采购,还有配套产品,我市虽有5家药包生产企业,但生产的产品销售本市医药企业的份额不到5%,药包企业形成了一个“原材料从外省采购,生产的产品又销售省外”的特殊现象。

4、企业生产经营面临多种困难难以扩大产能和规模。一是全市附加值高的化学制剂、中成药、生物肥料等产品在国内市场份额偏低,且出口量很少。二是融资成本太高,流动资金不足,严重影响了企业的经营活动。生活、医药产品从研发到批准生产,需要相当长的过程,在此期间,每一个环节都需要大量投入,而生产企业需要大量的铺货销售,也挤占了大量资金。在GMP履过程中,大量的设备改造投入使部分企业面临后续生产投入不足的问题。湖北鼎龙有限公司资金缺口达800多万元,生产能力难以扩大。湖北银华药用包装材料有限公司因货款申请环节多,手续复杂,成本较高,且申请到产品货款往往时间期限较短,无法满足企业实际需要。三是企业缺少人才,发展后劲不足。既缺研发人才,也缺管理人才;既难招到人才,也难留住人才。特别是中企业,为了招到人才,不得不将研发机构设备在武汉等大城市。四是生物、医药产品宣传力度不大,知名度不高,市场占有率偏低。

5、政策环境不够宽松,行业服务管理体系不健全。一是缺少支持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政策。目前,我市还没有制订发展该产业的专门意见,也没有扶持发展的相应政策,整个产业处于无序发展的状态。二是政府投入不足,对企业自主创新支持不够,特别是用于新建产业项目扶持、企业技术改造贷款贴息力度太小,约束了企业的自主发展。三是管理体制不顺。生物、医药产业的管理机构只负责市场监督,负责产业的发展,该产业的产业规划、行业管理、乃至基本的统计数据都没有相应的职能部门去做。四是信息平台不畅。按市场经济原则,帮助企业搭建由政府相关部门、相关企业、科研院所共同参与建设的公共技术和信息服务平台不够,导致企业生产滞后,严重影响了企业的扩大再生产。

三、我市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思路

(一)产业定位

研究支柱产业的标准,通常以该产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8%左右,同时还应考虑该产业的出口、就业、产业关联度,产业集中度、产业增长率、经济效益、附加值等指标。近几年来,我市生物、医药产业工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4.48%,指标虽然低于支柱产业的标准,但是,我们认为,生物、医药产业是朝阳产业,具有良好的发展潜力和前景的重要产业,是我们坚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实现经济又好双快发展的必然选择。只要我们坚定信心,强力推进,奋起直追,是完全可以把生物、医药产业培育成为我市工业经济中的支柱产业的。

(二)产业发展前景分析

1、面临良好的战略发展机遇。一是世界生物、医药产业处于成长期,为我市做大做强生物、医药产业提供了良好契机。生物、医药产业是世界上公认的最具发展前景的高技术、高投入、高风险、高利润、国际化的朝阳产业,具有非周期性、高成长性和稳定性等特点。国内外都十分重视该产业的培育和发展,国内很多地方把该产业作为重点或支柱产业。目前,在经历了国家一系列宏面调控和整改之后,行业环境政策逐步回暖,生物、医药产业在严格监管、规范发展中迎来了新的发展时期。二是国家实施中部崛起战略,建设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为我市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2007年,国务院确立以武汉为核心的“1+8”城市圈明确规定,该城市圈应以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为目标,实施发展战略,而生物、医药产业又符合“两型社会”建设发展的战略要求,我们紧紧围绕这个核心,抓住机遇,快速发展。三是我国人口众多,全民医疗保险制度的建立,绿色消费和食品安全理念的确立,为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回归自然、绿色健康的消费浪潮正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兴起,为我们做强生物、医药产业提供了有利时机。随着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医疗与保健日益成为人民生活中的重要选择和目标追求,人均用药量增加,市场潜力巨大。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的推进,正在建立全覆盖的医疗保障体系又给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开辟了更为广阔的空间,一方面扩大了医疗保险入群范围,另一方面调整了不合理的医药消费,抑制价格昂贵的进口药品及大型医疗设备的使用,有利于发挥我市普药价格合适、疗效确切的优势,进一步加大了普药生产规模。四是我市生物、医药产品成长性良好,具备一定的产业发展基础。武汉福星生物药业的大小容量济身剂、片剂等五大剂型50个品种,年产输液产品8500万瓶,小针剂产品25000万支,中药年提取力1000呈,产品销量占全国市场份额3.44%.湖北华光有限公司的川贝雪梨膏拟创全省名牌产品;复方紫参颗粒产品,已进入湖北、湖南、河南、江西四省血防用药目录,发展前景十分广阔。湖北福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花生四烯酸、二十二碳六烯酸系列产品,年生产能力达1000吨,年创产值7327万元,利润1552万元,生产规模居全国之首。湖北鼎龙有限公司的红花油、自伤乐酊等12个获国家药准字号产品,主要销往陕西、河南、湖南等20多个省、市地区和希腊、泰国、南非、吉尔吉斯坦等国家,企业品牌享誉五湖四海。湖北白莲药用包装材料有限公司的丁基胶塞系列包装产品,畅销全国20多个省市及欧、亚、非等地区。湖北绿天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所研发的三种拥有自主知训产权的生物农药创新产品,其阿维菌素、DS208BT生产工艺达到国际化先进水平,并获得国家专利。以上这批优势产品,为我市今后发展壮大生物、工知药产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面临的困难。一是国家抬高生物、医药企业准入门槛。医药产业全面实施GMP改造认证,使企业不得不投入巨资,仅厂房改造一项,企业投入资金少则几百万,多则上千万,大量的资金沉演到GMP项目上,使得大部人中小企业负担沉重。二是国家医药产业宏观调控政策的影响,药品价格多次下调,原材料、能源、劳动力成本却在上升,行业内竞争激烈,而我市庭多老产品、大路货科技含量低、竞争力不强,企业盈利明显下降。三是国家加大对生物、医药行业的管理力度,严控审批药品生产批号,导致一些企业申报的新药品种迟迟得不到生产批号,无法及时投入生产。

(三)发展思路与目标

加快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是我市强力推进新型工业化的主要内容,《湖北省经济与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则纲要》明确提出“加快发展生物技术与新医药产业”。据此,我们认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市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思路应该确立为: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自主创新和技术进步为动力,以福星生物科技和武汉福星生物药业为龙头,以湖北华光、湖北鼎龙、湖北银华为骨干,以生物农业,化学合成药和现代中药为重点,以“高”、“精”、“尖”为方向,以生物、医药工业园为载体,以提高产业竞争力为目标,大力生产剂型多样化、质量标准化、工艺流程化、经营规模化产品,实行研、产、销一条龙,工、商、贸一体化经营战略,努力把生物、医药产业培育成我市新的经济增长点。

2011年,努力实现以下发展目标:全市生物、医药工业总产值力争达到16亿元,比2008年增长2.67倍,平均年递增18.56%;培育年销售收入过5000万元的骨干企业5个,过亿元的骨干企业3个,争创1-2个生物、医药行业的精品名牌,建立健全比较完备的生物、医药产业服务体系。

四、加快发展我市生物、医药产业的对策与建议

(一)加强组织领导,形成强力推进产业发展合力。一是成立专班,科学编制产业发展规划。组建以一名副市级领导为组长,发改局、经济商务局、科技局、药监局、卫生局、统计局、工商局、质量技术监督局、财政局、劳动保障局等相关部门参加的编制小组。按照自身优势和特点聘请专家教授,科学制订编制方案,组织专项评估,确定规划范围,制定总体规划大纲,搞好分工和衔接工作。二是加强政策研究。在财政、土地、税收、融资、信贷、科研、人才等方面制定可行的优惠政策,建立起有利于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政策体系。三是建立和完善服务平台。以企业为主体,搭建由政府有关部门、相关企业,大专院校、科研所共同参与建设的公共技术和信息服务平台,建设一批重点实验室、技术研发中小、企业技术中心等研发机构,加大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合作力度,形成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产业化之间的有机链,建立高效的技术开发创新体系,进一步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利用,为我市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提供重要技术支撑和发展后劲。四是广泛宣传,提高认识,营造良好氛围,引导社会各界积极参与。要组织专班,通过销会,定货会,洽谈会、媒体广告等多种宣传推销我市生物、医药产业的优势产品和特色产品,不断提高企业知名度。引导企业加大国内外市场的开拓力度,鼓励和推动一批产品进入国家“医保目录”,达到企业的优势、特色产品深入千家万户的目的。

(二)加强市场主体培育,做大做强特色产业。一是选择一批有实力的企业进行战略性重组,通过行政、政策引导,经过自愿组合,组建一批有实力、有活力、有竞争力的大企业和企业集团。二是抓好龙头工程。以市场为导向,以一批基础好、实力强、有发展前景的优势企业为龙头,着力培育一批面向国内外市场、年销售额亿元以上,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产业突出、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努力形成我市行业的核心和支柱。三是抓好成长工程。将有发展潜力的中小企业更入全市企业成长工程范围进行重点扶持和培育,在项目和资金等方面重点倾斜,彻底改变过去那种撒胡椒面的支持方式,对重点企业进行持续性的长期支持,以促进中小型企业快速发展。

(三)抓好工业园建设,大力发展产业集群。一要在市经济开发区规划用地1000亩,建成生物、医药工业园区,在分水镇规划用地500亩,建成药用包装材料工业园区。园区按照“产品项目一体化、公用辅助一体化、物流传输一体化、环境保护一体化、管理服务一体化”的开发理念,将符合上、中、下游产品链关系的企业引入园区内,合理进行市场定位,做到专业化生产和发展。二要在土地、资金等政策方面向园区倾斜,引导新建项目和外来企业向园区集聚。三要加大工业园区的配套建设力度,完善各项公共基础设施,加快交通、水电、环保、绿化等各项生产、生活配套设施建设。通过强化软硬环境建设,以优良、配套的投资环境促进企业加快发展。四是建立工业园区考核机制,加强对工业园区的考核和动态管理。

(四)重视人才引进和培养,提高品牌竞争力。一是进一步完善政策措施,采取政府出资补助和企业自训相结合、引进人才与加强职业教育相结合、企业管理人才培训与专业技术人员培训相结合等方式,加快人才市场建设的步伐,建立汇聚人才、培育人才、用好人才、留住人才的创新激励机制,着力建设好企业高级经营管理人才、科研人才、营销人才和技术工人四支队伍,构筑生物、医药产业强有力的人才支撑体系。二是采取以市场为导向,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用药单位在新产品研发等方面的合作,加快产品结构调整升级,形成企业新的增长点和优势拳头产品,对列入市级以上的新产品、新工艺、新技术开发试产工基础上,由市财政在工业发展资金中安排专项补助;对区得中国驰名商标或省著名商标的企业,分别给予重奖;对高级技术和经营管理人才,在工资、配偶就业、子女入学等方面予以照顾。三是采取优惠政策鼓励具有技术特长或有研发成果的个人,以高新技术成果或专业技术入股生物、医药企业。四是大力抓好产业技改项目建设。通过采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品,达到改革生产工艺、扩在产品规模、优化产品结构、推动产业升级、增强企业效益、提高专场占有率的目的。

(五)努力开拓融资渠道,加大对产业的投入。一是设立产业发展专项资金。专项资金从全市生物、医药企业留成税收增量中按一定比例提取,重点扶持生物、医药企业的技术改造、新产品开发、重点产品建设等项目。二是加快风险投资体系建设。要培育风险投资主体,发挥政府出资设立的科技风险投资公司的引导示范作用,吸引国内外多种类型的风险投资企业对重大产业项目的支持,鼓励金融机构以资本金注入、融资担保、风险投资等多种支持新药研发和项目建设。三是大力吸收社会资金。帮助推进一批有基础的企业上市融资,逐步形成风险投资的自动生成机制,促进创新研究、成果产业化和企业的快速发展。

(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进一步壮大产业规模。一是积极参与国内外产业展示会和发展论坛等活动,扩大对外影响和交流,吸引国内外知名大企业、大集团到汉川投资办厂。二是鼓励和支持市外高科技企业以产权、产品、市场网络为纽带,到汉川组建规模化的大公司,建立科、工、贸一体化的大集团。三是通过积极的招商政策,加速4个在建企业尽早投产达效。

 

市政协调查组 

20097

上一篇:关于汉川市童车产业发展的调查 下一篇:关于加强农村建房管理情况的调查与建议
首页政协概况政协新闻领导讲话专委会工作咨政建言提案专栏政协委员机关建设互动社区学习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