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汉川市委员会门户网站! 加入到电脑桌面
今天是:
当前位置: 首页 » 咨政建言 » 建言献策 »

关于大力发展我市生态农业的调查与建议

发表日期:2008-9-29   来源:本站   被阅读[]次

 

  发展生态农业是建设农业农村“两型社会”的核心,是破解“两型社会”建设难题的关键。4月上中旬,我们组成调查专班,深入到乡镇场、村组、种养殖大户及市直有关部门,就我市生态农业发展进行了专题调研,与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座谈,实地考察一些生态农业示范基地,现将调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主要成效


  近几年来,我市按照“技术生态化、过程清洁化、产品无害化、环境舒适化”的总体要求,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切实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促进了全市农业农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实现了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协调统一。


  1、促进了农产品质量的整体提升。我市以农业标准化生产、农业投入品监管、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三个关键环节为重点,狠抓生态农业建设,重点推广无公害标准化生产技术,突出抓好以优质稻、蔬菜、畜禽、水产为重点的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大力开展农产品品牌创建,促进了农产品质量的整体提升。目前,我市已建立“刁汊湖水产养殖”、 “温氏无公害养鸡”、“麻河富硒莲藕”、“刁东郎德鹅养殖”等国家级、省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5个;巩固优质稻50万亩、优质棉25万亩、无公害蔬菜30万亩,发展无公害名特水产品28万亩,建成标准化肉鸡、水禽、生猪养殖小区43个;杨水湖大米、马鞍荸荠等26个产品被认定为无公害农产品,庙头洪山菜薹、城隍苦瓜等12个基地通过省级无公害产地认定。创建了 “刁汊湖”、“山乡”、“富硒莲藕”等一批在国内市场具有竞争力的名牌产品,“刁汊湖”醉鱼、腊鱼和“山乡”腊八豆被评为“湖北省名牌产品”;刁汊湖绿色水产、温氏家禽、飘飘千湖鸭业等企业共有15个产品通过国家“绿色食品”认证,“山乡”酱油、食醋被评为国家免检产品。


  2、促进了农民收入的大幅增长。我市大力推广先进适用的生态农业模式10多种,2007年,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354元,比上年增加625元,同比增长16.8%,其中,发展生态农业对农民增收的贡献率达到41.3%。在韩集、新堰等水稻种植面积大的地方,大力推广“稻鸭共育”、“稻虾连作”等模式,现分别发展到8万亩、2.5万亩;在刁汊湖、东西汊湖、黄龙湖等放养水面宽阔的地方,大力推广“鱼鸭共养”、“池边种青养鱼”、“鱼蟹混养”等模式,现已分别发展到5万亩、8万亩、10万亩;在刁东、杨林、垌冢等生猪养殖集中的地方,发展“猪-沼-菜”、“鱼猪配套”等模式8000亩;在新河、仙女山、城隍、马鞍等蔬菜主产区,发展“丝瓜+毛豆(苋菜)”等间作套种模式2万亩;在中洲、沉湖等棉花主产区,推广“棉+西瓜(毛豆、花生、土豆、玉米)”等套种模式10万亩;在湾潭、沉湖基地等意杨面积大的地方,发展林间套养鸡、鸭、鹅6000亩。

  3、促进了农村环境的明显改善。我市全面开展农业面源污染综合治理,积极发展农村户用沼气,推广农村生活垃圾、污水和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理,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严肃查处农作物秸秆田间焚烧行为,严禁销售、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大力开展“清洁乡村工程”,扎实推进以清垃圾、清污泥、清路障,改路、改水、改厕、改栏、改厨为主要内容的“三清五改”工程,促进了农业生态环境、农村人居环境同步改善。目前,我市已建成农村户用沼气池2.35万口、三格式卫生厕所2万座,推广测土配方施肥60万亩、农作物秸秆机械粉碎还田35万亩;疏洗深沟大渠239条、村内沟渠318条,完成汉川泵站、庙头泵站、刁东孔沟等大中型排灌泵站更新改造工程15处,新建高产农田9.33万亩。在庙头、城隍等地开展“清洁乡村工程”整镇推进试点,在荷沙、新北、分王公路主干道沿线全面推开,按照大村1-2名保洁员、小村1名保洁员的要求,全市配齐786名乡村保洁员,配备清运车900多个,市财政按每年每村2000元标准发放补贴,新建垃圾池736个、垃圾集中填埋场30余处,兴建水泥晒场125处7.2万平方米,修建通户路2967条。

  二、存在的问题

  我市生态农业建设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表现出蓬勃旺盛的生命力,但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也不容忽视,突出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破坏农业生态的现象时有发生。部分基层干部群众还存在“先发展起来,再改善生态和保护环境”的错误认识,对生态建设不够重视,部分农民的生态意识、责任意识不强。农村生活垃圾和污水未经处理随意排放,造成地表水和地下水污染;夏、秋收时秸秆就地焚烧现象屡禁不止;化肥大量使用,造成土壤酸化、板结;农作物、土壤中农药残留超标,药瓶、袋随意弃置渠塘边;农膜残存于农田土壤中,耕地性状变差;畜禽粪便、病死畜禽等污染物无法及时有效地无害化处理,随意排放、丢弃。

  二是浪费农业资源的问题比较突出。多数农户采取粗放式、掠夺式的耕作方式,耕地潜力没有充分发挥;大部分村内沟渠、塘堰淤塞严重,蓄水保水功能差,水资源大量流失;农田灌溉用水仍采用大水漫灌方式,输水渠道渗漏严重,渠网水利利用率仅为45%左右;农户过量施用氮肥,造成氮肥损失在60%以上,地表径流带走和下渗至地下水中损失10%左右;氮磷钾比例不协调,造成肥料当季利用率只有35%左右;畜禽粪便等有机肥流失率在30%以上;秸秆被废弃或直接烧掉损失率在40%以上。

  三是发展生态农业的力度有待加大。生态农业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各地各部门共同参与,齐抓共建,但由于我市目前还没有形成层层抓目标、一级抓一级的生态农业发展格局,部门之间缺乏整体合力。财政用于发展生态农业的投入不足,各项生态农业新模式的试验示范项目经费不配套;技术力量缺乏,许多农技人员没有熟练掌握生态农业的技术;监测手段落后,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没有建立。生态型龙头企业规模不大,生态农业示范区建设标准不高;大中型沼气工程项目建设滞后。

  三、对策与建议

  发展生态农业能够实现农业发展与保护生态环境的双重功能,代表着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根据调研的情况,提出如下对策与建议:

  1、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工作机制。生态农业综合性强、牵涉部门多,工作难度较大。建议成立生态农业建设领导机构,组建工作专班,科学编制规划,加强协调督办,特别是农业、畜牧、水产、林业、水利、环保和财政、科技等部门,要在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切实树立大农业观念,从全局利益出发,共同参与,加强协作,密切配合,履行各自职责,充分发挥部门的综合优势。

  2、加大政策扶持,拓宽融资渠道。要将生态农业建设专项资金列入财政预算,市、乡财政要拿出一定数量的专项配套经费,专门用于开展生态农业建设规划、技术培训、经验交流和试验示范补助等,并根据财政状况逐年增加。遵循市场规律,发挥政府投入的导向作用, 采取财政贴息、投资补助等手段,引导社会资金投向生态农业,逐步形成政府投资为导向,农民与企业投入为主体,信贷投入为补充的市场化、社会化、多元化的生态农业投入新机制。

  3、加强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和大型生态农业项目建设。要突出抓好“刁汊湖绿色水产养殖”、“温氏无公害肉鸡养殖”、“麻河富硒莲藕”、“刁东郎德鹅养殖”等国家级、省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重点推广无公害标准化生产技术,大力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争取国家、省级大中型沼气工程示范项目建设资金,以刁东宏发万头猪场等大型养殖场为重点,积极兴建大中型沼气工程及生物有机肥料厂。依托汉川(广东)温氏家禽、飘飘千湖鸭业,加快建设高标准畜禽养殖小区,突出抓好汉川(广东)温氏家禽1000万只笼养肉鸡项目建设。积极引进利用稻壳、秸杆发电项目,争取投资5.2亿元的武汉凯迪生物质发电项目早日开工建设。

  4、大力推广“节约型、循环型、清洁型”生态农业模式。要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生物综合防治、精量播种、间作套种混养、喷灌滴灌、草食畜禽养殖等“节肥、节药、节种、节地、节水、节粮”模式,促进农业节本增效。重点推广“猪(鸡、鸭)-沼-鱼(菜、果、稻)”、“稻鸭共育”、“鱼鸭共养”等模式,循环利用畜禽粪便资源,积极推广秸秆过腹、粉碎还田,促进农业节能减排。积极推行健康养殖方式,重点推广家禽笼养、生猪“150”模式,加大动物疫病防控,杜绝使用违禁药物和添加剂,促进农业安全生产。

  5、大力实施“清洁家园、清洁田园、清洁水源”生态农业工程。抓住被列入全省“清洁乡村工程”示范(县)市的机遇,大力推进“清洁乡村工程”,以“三清五改”为重点,着力解决农村“脏、乱、差”的突出问题,努力营造清洁、生态、优美的农村人居环境。开展农业面源污染整治,加大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力度,积极培育植保社会化服务组织,加快规模畜禽养殖场污物处理设施工程建设。结合秋冬农业开发,大力开展农田排灌体系建设,全面疏浚村湾内沟渠、当家塘堰,清除长年堆放的生活垃圾,整治污水直接排放的排污口,力争到2010年完成所有乡镇、村组沟渠、塘堰清淤整治工作,做到渠畅、水清、岸绿、路平,为建设富裕、秀美、和谐新汉川作出贡献。

上一篇:关于加强我市食品安全监管的调查与建议 下一篇:关于我市节能减排工作情况的调查与建议
首页政协概况政协新闻领导讲话专委会工作咨政建言提案专栏政协委员机关建设互动社区学习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