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汉川市委员会门户网站! 加入到电脑桌面
今天是:
当前位置: 首页 » 咨政建言 » 建言献策 »

关于合理利用教育资源、 加快城区学校建设的调查建议

发表日期:2017-09-25    来源:本站   被阅读[]次

5月下旬,市政协教卫文体委员会组织部分政协委员,深入到市城关中学、实验小学、一小、二小、三小等学校,采取现场查看、召开座谈会征求意见等形式,就合理利用教育资源、加快城区学校建设开展了专题调研。调研情况表明,随着我市城市化快速发展和城区规模的不断扩大,必须优化城区教育资源配置,加快城区学校建设,促进城区教育均衡发展。

一、城区学校教育资源现状

我市城区国土面积15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5.9万,纳入暂住人口管理2.5万余人,城区现有各类学校11所,其中小学4所,初中3所,高中4所。截止今年五月底,在校学生27383人,469个班级。其中:小学11564人,181个班级,平均班额64人/班;初中5735人,106个班级,平均班额54人/班;普高7302人,130个班级,平均班额56人/班;职高2782人,52个班级。班额小学近期目标45人/班、初中近期目标50人/班,据此测算,我市城区小学应设置256个班,而实际只有181个班,与国家规定相比缺教学班75个;初中应设置115个班,实际有106个班,目前基本满足教学需求。

二、存在的突出问题和困难

(一)城区中小学校布局不尽合理。一是小学数量偏少,“大班额”问题突出。近年来,随着县域经济和城区建设的快速发展,适龄少年儿童在城区入学需求同步快速增长,然而城区小学却没有实质性的增加。当前,我市主城区各小学平均班额分别为:一小60人/班、二小70人/班、三小53人/班、实小63人/班,均超过上级规定的人数,城区小学“大班额”现象普遍存在。随着当前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若不及时调整城区小学学校布局、新建一批小学,城区小学“大班额”现象还会进一步加剧。二是城区以北初中难以满足今后需求。目前,我市初中学校布局暂时合理,三所初中招生趋于稳定,平均班额维持在56人/班,基本呈现出均衡发展的态势。但是随着新的生育政策的出台和主城区北扩的发展规划,城北片区未来五年内人口预计将达到28000人左右,霍城片区初中适龄学生数会大幅增加,而辖区内唯一的官备塘中学最多只能开设32个教学班,学生容量在1400人左右。官备塘中学对口招生范围为仙女二小招生片区、开发区涵闸小学招生片区、仙女华一小学招生片区,目前,这3所学校四—五年级的学生数约为1927人,已经超出官备塘中学的承受极限。若今后五年内该区域没有初中分流,势必会造成该区域初中教育资源紧缺,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适龄学生的就读需求。

(二)城区学校建设步伐不快。一是规划中的学校建设步伐不快。近年来,经市政府同意已纳入教育发展“十三五”规划的城区学校建设项目主要有:仙女山一小、二小、三小升级改造;在原城关中学(山后一路)旧址增设火猴山小学;在新城关中学设一所城关小学;在平章大道以北、北桥路以东,七里村所在地建一所城北小学。按照当前的建设进度,除火猴山小学预计今年秋季能投入使用外,城关小学、城北小学建设还面临经费、征地、手续办理等诸多问题,启动建设相对缓慢,难以在短期内建成使用。二是部分学校校舍设施陈旧。近年来,为加快缩小城乡学校办学差距,我市校舍建设工程项目主要向农村学校倾斜,城区学校除仙女山二小投入400万新建教学楼一栋、实小西湖校区2014年投入140万改建外,其他学校基本没有进行大的校舍改造建设,不能满足日益发展的教学需求。三是教学配套设施不够完备。一些学校的计算机、教学仪器严重老化,多数学校计算机配置过低,甚至部分计算机使用时间过长无法启动,成为摆设;一些教育装备缺少维护维修经费,不能正常使用;通用教室设备配置、图书馆(室)建设滞后等。虽然我市在配套设施建设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但与实际教学需求相比,建设速度远跟不上教育改革发展步伐,制约了教学质量的提高。

(三)教师队伍有待优化。一是教师缺口大。按照央编办【2014】72号文件精神,小学、初中、高中师生按1:19,1:13.5,1:12.5配备教师,我市城区教师缺编严重,其中小学缺122人、高中缺136人。近几年虽然新招聘了部分教师,但均补充到农村中小学。高中教育优秀人才引进渠道不畅,加之武汉等发达地区的高薪吸引,优秀人才“引进难、留住难”,教师流动性大,城区学校教师紧缺的矛盾没有得到根本解决。二是教师结构不合理。近年来,城区中小学教师年龄结构老化、学科结构不合理的矛盾日显突出,伴随着义务教育新课改的不断深入、高中课改的全面实施,城区学校音、体、美等学科专任教师严重不足,结构性缺乏尤为突出,严重影响教学质量的提升。

(四)社会力量办学参与度不高。目前,我市基础教育办学主体形式单一,吸引社会力量投资办教育的机制不健全,民间资本投入教育的积极性不高,民办教育投资主体单一、资金注入不足、办学规模偏小、扶持力度不大,城区中小学校中,只有正成学校一所民办学校,且宣传面不宽,社会认同度不高,不利于推进教育领域多方面的体制和机制创新,难以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教育需求。

(五)职业教育发展相对滞后。一是硬件投入不够,办学条件落后。全校全日制学生3000余人,每年为社会培训2000余名技术人员,校园面积和教学用房已远远不能满足需要。二是师资力量相对薄弱。师资水平不高、骨干教师数量较少,专业课教师专业不对口,教师数量不能形成动态平衡,与教学需求不匹配。三是职业技能培训质量不高。各类社会培训零散、各自为政。由于培训缺乏整体的规划和系统的方案,导致培训随意性大,可持续性不强,教学质量不高,与社会需求联系不够紧密。学校全日制学生以传统专业为主,个别专业走社会热门路线,学生就业大多是“走出去”的形式,真正适合本地企业和社会需求的不多,无法满足我市对技能人才的需求。

三、几点建议

随着城镇化建设步伐的推进,目前我市城区教育已经不能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合理利用教育资源推进城区学校建设势在必行。针对我市城区学校发展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建议市政府和相关部门从加快城区学校建设步伐、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扶持民办教育发展、全力推进职业教育发展等方面来推进我市城区教育不断发展。

(一)加快城区学校建设步伐。要从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高度,高度重视城区中小学校建设,按照教育发展“十三五”规划的要求,切实把城区学校建设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强化领导,成立专班,密切配合,科学合理优化城区学校规划建设布局,整合资金,集中精力,加大征地拆迁工作力度,满足城区学校建设用地保障,对已开工建设项目,要优化建设施工方案,加快推进城区学校建设进程,确保早日建成投用,不断满足广大群众孩子上学需求,着力缓解城区学校大班额问题。要进一步加大教育资金投入力度,依法落实“三个增长”,每年要按照财政增长计划增加教育支出预算,有效的保障学校建设经费,大力推进学校标准化建设,加大城区内薄弱学校改造和建设力度,加强学校内部办学设施和教育设备的标准化建设,结合学校特色创建,将工作重点转移到学校特色场馆建设上来,进一步改善学校办学条件,促进城区教育均衡发展。

(二)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一是加大教师培训力度。把教师培训经费列入财政预算,出台全市教师队伍培训管理办法和激励机制,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造就高水平教师队伍。二是建立合理的教师补充机制。继续引进优秀大学本科毕业生充实高中教师队伍,特别是薄弱学科专业教师,满足高中课程改革中对选修课专任教师的需求,并优化环境,千方百计的留住人才。坚持每年招聘教师充实全市中小学校,特别是城区中小学校教师缺口大的问题,制定计划逐年解决。三是加强教师队伍管理。建立完善教师队伍科学管理体制机制,强化职业道德教育,加强师德师风教育,开展教学比武、师德竞赛活动,建立竞争激励机制,形成优胜劣汰的良好氛围。

(三)大力鼓励和扶持民办教育发展。一是转变观念,鼓励支持民办教育发展。发挥民办教育对城区教育资源不足的补充作用,支持各类办学主体通过独资、合资、合作、股份制等多种方式举办民办教育,鼓励民办教育投资主体多元化,积极倡导多方出资联合办学或多元投资合作办学,发展混合型办学体制,积极吸引民间投资,提倡和鼓励大型企业、名牌学校创办民办学校。二是政策扶持,切实保障民办教育发展。要出台优惠政策,在招生划片、义务教育经费保障、师资配备等方面,给予民办学校更多优惠。要加强政策引导和工作指导,促进民办教育健康快速发展。

(四)全力推进职业教育发展。一是优化职业教育发展的社会环境。大力弘扬“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的社会风气,深入宣传技能型人才的事迹和对社会的贡献,为职业教育的良性发展营造良好舆论氛围。二是建立职业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加大公共财政对职业教育的投入,特别要把投入的重点放在实习实训设施设备上,同时开辟渠道,吸引社会资金投入,保持职业教育经费持续增长。三是提高职业教育发展质量。按照省级示范学校的标准,采取学校整合或选择新的校址的方式,改善办学条件。加强与相关部门的联系与沟通,整合全市的职业培训教师资源,建立全市职业培训师资库,构建大职教体系。围绕地方企业、行业、产业需求,面向市场加强专业建设,调整专业设置,为汉川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大批合格人才。

上一篇:关于我市工业转型升级的调查与建议 下一篇:关于促进汉川市金属制品产业升级的调查与建议
首页政协概况政协新闻领导讲话专委会工作咨政建言提案专栏政协委员机关建设互动社区学习资料